艺术专题十三——中国戏剧之元杂剧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13-12-15 浏览次数:1248



  元杂剧,也叫北曲杂剧,这是为了与南曲戏文相区别而有的名称。
  元杂剧虽盛行于元代,但他在金朝末年就书已经产生了。如元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载:“稗官废而传奇作,传奇作而戏曲继。金季国初,乐府犹宋词之流,传奇犹宋戏曲之变,世传谓之杂剧。”
  元杂剧最早产生于河北真定、山西平阳一带。在宋金战争时期,真定和平阳是金朝统治者首先占领的地区,宋王室南迁后,金朝统治者便这一地区作为统治北方和对抗南宋的基地,残暴地劫掠其他地区的财物和人口来充实这一地区,因此,在当时北方大部分地区社会秩序混乱、经济停滞的情况下,真定和平阳地区却出现了相对的稳定和繁荣,这就为杂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。其次,在真定和平阳一带,当时与戏曲有关的各种殿民间伎艺也十分兴盛,如对杂剧的曲调有很大影响的诸宫调,就是在平阳府的泽州创立的,《刘知远诸宫调》和《西厢记诸宫调》的故事也都发生在平阳地区的蒲州。又如直接孕育元杂剧的金院本,在这一地区也十分流行。现存的金朝大安二年(1210)
  平阳侯马董墓中搬演金院本的戏佣,便是金院本在这一地区流行的历史见证。另外,随着女真族和蒙古族先后入主中原,少数民族的乐曲,即所谓的“蕃曲”也随之流入中原地区,“蕃曲”对杂剧的曲调的形成也
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
  元杂剧一本通常由四折组成,一折用一套曲。除四折外,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楔子。所谓楔子,即填补的意思,在第一折之前的楔子,用来交代人物和故事的前因,以引出正戏,相当于开场戏;在折与折之间的楔子,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,相当于过场戏。楔子与折的区别,楔子只用一两支曲调,不必如折那样,必用一套曲调。有的杂剧作家为了适应剧情的需要,突破了一本四折的限制,如《五侯宴》、《东墙记》、《降桑椹》、《赵氏孤儿》等全为五折,《赛花月秋千记》有六折,王
实甫的《西厢记》合五本为一剧。
  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脚色唱,或正旦,或正末,由正旦主唱的称为“ 旦本”由末旦主唱的叫“末本”。其他脚色只能念白。主唱的脚色在一本杂剧中一般只扮演一个人物,但也可扮演不同的人物。如《单刀会》第一折正末扮演乔玄,第二折扮演司马徽,第三、四折扮演关羽。
  杂剧中的动作和效果称为“科”,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,剧本上
都标明“××科。”
  在一本杂剧的最后,照例有四句或七言诗,概括戏的内容,而最后一句往往包含了剧名。这就是题目正名。元杂剧的题目正名与南戏的题目一样,也不是由剧中人念诵的,而是写在招子上作广告用的,不过,南戏一般放在第一出之前,杂剧放在剧本的末尾。
  元剧使用的曲调全为北曲,北曲各宫调的声情虽与南戏基本相同,但由于北曲比南曲多变宫、变徵两个半音,故从总的音乐风格来说,北
曲比南曲高亢激越。
  北曲的曲韵与南曲也有很大的区别,南曲有平上去入四声,北曲无入声韵,入声韵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。与南南曲相比,北曲用韵较严,
每套曲只押一韵,中间不换韵,而且韵脚密,几乎每句都押韵。
  元杂剧的脚色也在金院本的五个脚色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,大致
可以分为四类。
  第一类:末
  • 正末:杂剧中的男主脚,相当于南戏中的生。
  • 冲末:正末之副脚,即相当于副末。一般用于杂剧的开场,称为“    冲末开场”。
  • 外末:在剧中也扮演男性人物,但它所扮演的都是次要人物。
  • 小末:也称:“小末尼”。在剧中扮演青少年男子。
  第二类:旦
  • 正旦:剧中的女主脚,相当于南戏中的旦。
  • 外旦:即正旦之配脚,相当于南戏中的贴旦。其地位仅次于主唱的   正旦。
  • 小旦:在剧中扮演青年女子,
  • 搽旦;在剧中专门扮演一些不不正派或邪恶的女人,因这类脚色扮   演时脸部搽抹成丑怪模样,故有“搽旦”之称。
  第三类:净
  • 净:在剧中一般扮演与正面人物对立的反面人物。
  • 丑:即净之配脚。
  第四类:杂
  这一类脚色很杂,大部分沿袭了金院本中人物扮演的称呼,即没有注明脚色,只表明剧中人物的征。如孛老(老汉)、卜儿(老妇)、邦老(强盗)、孤(官员)、都子(乞丐)、来(儿童)、禾、拔和(农
民)、驾(皇帝)等。
  元代杂剧作家,据元钟嗣成《录鬼簿》、明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等文献记载,太约有两百多人。按他们活动的时代特征及杂剧发展的不同
阶段来划分,可将元杂剧作家划分为三个时期。
  第一时期,自金代末年到元代至元十三年(1276)灭宋,统一全国之初。这一时期的作家大多是北方人,其中以河北、山西为最多。他们活动的中心也在北方大都(今北京)一带。而且,这一时期的作家人数最多,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最多,是元杂剧发展的黄金时期。著名的作家有关汉卿、王实甫、马致远、白朴、高文秀、康进之、李文尉、杨显之纪君祥、张国宾、石君宝、李直夫、李好古、郑廷玉、武汉臣、孟汉卿
等。
  第二时期,自灭南宋以后到元顺帝至元年间,即所谓一统时代(1277-1340)在这一时期里,杂剧创作和演出的中心已随着元朝政治势力的南下,也南移到了杭州。故这上时期的作家中很多是浙江人,或是流寓于南方的北方籍作家。由于民族矛盾渐趋缓和,杂剧创作也呈现由盛而衰的局面,这一时期的作家和作品远比第一时期少。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比第一时期逊色。但也出现了一些较优秀的作家和作品,其中较著名的作家有郑光祖、宫天挺、乔吉、金仁杰、杨梓、秦简
夫、朱凯、钟嗣成等。
  第三时期,元末明初。这是元杂剧的衰落时期。在这一时期里,作家与作品寥寥无几,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也远不如第二个时期。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家有罗贯中、谷子敬、杨讷、李唐宾、王子一、刘兑、贾
仲明等。
  从金末元初到元末明初,杂剧作家们共创作了六百多本杂剧,但目前流传下来的,却只有一百四十多种。这一百四十多种杂剧,分别选收在《元曲选》、《脉望馆钞本古今杂剧》、《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》、《古杂剧》、《改定元贤传奇》、《古名家杂剧》、《古今名剧合选》等杂剧选集中。其中以明万历年间臧懋循编选的《元曲选》流传最广,影响最大,共收杂剧一百种,包括了元杂剧主要作家的大部分代表作。